浦东不锈公司花絮(上)

2025-03-23 窗系列

  1995年年底,上钢三厂决定由下属热轧薄板厂和冷轧薄板厂,合并组建上市公司浦东不锈 (600748)。厂部领导组织了专门的筹建班子,经过大半年复杂细致的筹备工作,完成了公司上市所一定要具有的条件,经有关部门批复,赞同公司上市。

  1996年8月底,浦东不锈公司上市进入实操阶段。热轧、冷热两家分厂的党政工团班子进行了调整,合二为一。随后,进入公司上市的职工动员阶段,并开展职工内部股的认购动员登记工作。

  说来不信,在那个年代,有不少职工对上市公司的性质不甚了解,特别是一些老职工,传统思想根深蒂固,认为买股票肯定不靠谱,始终不愿参与。

  最终,在册2087名职工,认购者2043人,仍有44位职工未认购,名额只得上交集团 (那时上钢三厂已转制为浦钢集团公司,以下仍称上钢三厂) 处理。

  那时,我任公司工会主席,受命负责浦东不锈公司的职工内部股的认购动员和登记造册工作,后来我了解到,公司没有认购的职工,实际上还远远不止这40多位缺额。在基层班组、工段中,有一些对股市的先知先觉者,替少数不愿认购的工友买了名额。他们的许诺是:你如果实在不想买,就让我出钱替买。今后股票输了,我认倒霉。赢了,我请你喝老酒。

  老职工王某,思想老法、固执。他既不认购也不转让。一直表示,股票是旧社会的东西,绝对是错误的。

  在股票认购登记截止的那一天,老王在苏州工作的儿子,碰巧在这天与老王通了电话,老王在电话中偶然说起了公司正在组织认购内部职工股,儿子小王听闻消息,立即心急火燎地从苏州赶过来,替父亲办理了认购的登录手续,赶上了末班车。

  十年以后,老王股票账户上的浦东不锈原始股加上此后数年送配股的部分,净赚十万!

  除了浦东不锈公司的职工以外,热轧厂、冷轧厂的1300余离退休人员,以及上钢三厂其他单位的在册职工,厂部领导也都安排了内部职工股的份额,雨露均沾。

  那时候,绝大多数职工从未有过股票交易经验,许多人连证券公司的大门开在哪里都不知道,临近解禁日,有很多职工到公司询问。

  我提前一天,从十个车间抽调集中了分工会主席和女工委员,加上公司工会办公室全体,共二十多人,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股票交易知识。

  浦东不锈公司有一支过硬的工会干部队伍。尤为突出的是,王黎明、徐小英、王玉芳、徐阿芬、任伟、龚磁琥、徐黎明、叶玲玲、顾慧瑾等人,多年来,他们在关心职工生活,为职工服务方面,深受职工信赖。

  在浦东昌里路、洪山路路口,有一家申银万国证券营业部,距离上钢三厂最近。这里,也是本公司职工比较集中的居住地,交易方便,我们通知了全体职工。

  到了职工股上市的这一天,这家门面规模不小的营业部大厅,人头攒动,楼上楼下几乎被浦东不锈的职工包了场。经过培训的工会干部们,热情地为每一位职工指点,填单子、送窗割、取现金,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
  当天收盘,股票几乎收于最高价位,停格在11.38元,涨幅111%。股票原始发行价5.4元,这一天平均成交价翻了一番多,每位职工净赚3000元左右,是当时一般职工二个半月的工资水平。

  内部职工股认购有两条线,除了浦东不锈公司外,上钢三厂还有别的26个分厂、部门的近两万职工持有股票。当时采用的方法是,每位职工认购1000元,以班组工段为单位,产生一名代表,有一张账户磁卡。

  內部股上市流通以后,这部分的股票由集团统一抛售。厂部安排了懂行的厂财务部副部长张成荣负责,另外配备了我们公司的财务部经理金财麟、销售部经理陈水林,组成三人小组。

  公司在金陵东路某证券营业部开了户。三人小组手持两万职工的上千张磁卡账号、400万股股票在大户室,只抛不买,这在当时的证券交易市场恐怕是独此一家。

  那时候的股票市埸,大盘规模很小,一只股票一笔出手只要数万股,市场就会很敏感,只能细水长流。

  公司为三人小组配备了专车,专程跑证券营业部。一些知情的工人,每天目送他们去大户室上班,如同欢送勇士出征,心中充满了期盼。三人小组也明白,手中的股票是否卖出了好价钱,事关两万职工的幸福指数,责任重大。

  四个月后,股票全部交割完毕,浦钢公司两万职工,每人获得赢利1000多元,相当于当月上钢三厂为全体职工发了双薪。

  浦东不锈公司上市时,向社会公开发行了5400万股。股民要用帐户资金申购新股,一旦登记认购,申购的资金将冻结7天,7天以后摇号决定是不是中签。那时规定,股民申购资金冻结期间所产生的银行利息,归上市公司纳入发行费用。因此,社会申购的资金量有多大,关系到公司的重大利益。

  于是,上钢三厂发扬了老企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老传统,一方面以各种各样的形式,通过媒体广泛地开展宣传,同时,全厂动员,组织力量走向社会做工作。

  九十年代,股民的股票交易还没有电子化,新股申购,都要本人亲自到证券营业部的柜台上进行。浦东不锈上市时,上海全市的证券营业部还不到100家。厂部决定,从全厂各单位、部门选拔100名年轻靓丽的女职工担任礼仪宣传,深入到各个营业部。

  厂部派来了一位总经理助理,我们俩对全市各个证券营业部的布局做多元化的分析,选拔了50家人气较高的网点,每家分派了2名礼仪人员驻点。

  到了申购的这一天,我们还开车去各个点巡视了一遍。上钢三厂的礼仪小姐们,统一身着鲜艳的旗袍,肩上斜挎着带有宣传口号的絲绸条幅,在各个证券营业部热情地向股民们分发宣传资料。

  我们制作的宣传画页,设计精致、吸引眼球。画面上,十六层的办公大楼高耸入云,当时曾有着浦东第一高楼之美誉;黄浦江边,厂区码头上一排排吊车气势不凡;而职工教培中心的计算机房,电脑一字排开,向股民们展示了上市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。

  在宣传方面,我们还有2张重要的名片,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亲自为本公司题了字:“浦东不锈、前程锦绣”。还有,本公司是恰逢国内第100家上市的公司,寓意圆满,好彩。

  成功的宣传工作,取得了卓越的成绩。那时,我曾听一位工段长告诉我,他有个定居在香港的亲戚,那几天回上海时,曾非常郑重地向他推荐了浦东不锈公司的股票,岂不知,这位工长正是本公司的员工。

  1996年9月18日,浦东不锈公司在上海著名的新亚汤臣大酒店召开大会,公告浦东不锈公司成立。公司后来还在市内多家五星级酒店召开过新闻发布会、股东大会。

  每次,公司都会邀请各大新闻媒体参会。其中,大牌的报刊、通讯社自然是我们肯定要邀请的座上宾。

  我因为兼了股民接待室主任,每次活动,也会接到许多小报记者来电,要求参加会议。那时,各大上市公司的推介活动和股东大会,都会向记者及参会的股东赠送一份精美礼品。那些野路子的小报记者,有许多都是奔着领取纪念品而来。

  公司股民接待室,开设于宁海西路上的申鑫大厦22层,接待室开张后,股民来电询问公司业绩、公司动态的并不多。而各路小报记者及少量股民朋友,来电打听近期公司有何会议、活动的,倒有一些。

  说到了股民接待工作,我也曾参加过一次上市公司蓝田股份的股东大会,那次参会堪称奇葩。

  1998年5月,蓝田股份发布了重要的公告,决定一周以后,在公司总部湖北省洪湖市召开股东大会。公告表示:参会股东,均可报销来回路程的火车、汽车票,会议的三天期间,吃、住免费,也由蓝田股份负责安排。

  工会办公室的刘锡林,首先在《上海证券报》看到了这则消息,他跟我捣鼓,是否组织大家参会,正好,我也想见识一下其他公司的股民接待工作。

  我们9个人在股权登记日前,每人买了几百股蓝田股份的股票,提前一天买好了周五傍晚的火车票。

  去洪湖开股东大会这天,我因当天下午有会议冲突,是当夜坐飞机赶过去的。因为临时抱佛脚,买了头等舱。我早早地登机等候,不久,邻座上来了一位女士,我一看,正是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。她客气地向我点点头后落座。我天生面薄,不喜与生人搭讪。在飞向武汉的一个多小时里,大家坐在座位上各自翻看报纸杂志。

  先期到达洪湖的8个人中,有一位捣蛋鬼~工会俱乐部的庞常林,他向蓝田股份组织方说,这次我们浦东不锈公司的董事长也要来参会。我这个董事被加上了长,顿时身价暴涨,也许组织方吃不准,不管三七二十一,在市内最好的宾馆为我准备了一套豪华大套间。等我半夜到达时,对会务方的盛情,只得含糊其词装模作样。

  洪湖,就是那个人尽皆知的洪湖赤卫队之洪湖。三天时间里,一千多位参会股东安排了3个小时的会议,通过了几个决议,听董事长瞿兆玉做了半个小时报告。

  其余时间,白天坐着游轮游览洪湖,晚上则安排看戏,请来的是沈阳歌舞团。当时,这是个国内一线的文艺团体,节目精彩纷呈,美仑美奂。吃的方面也称得上豪华,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以外,上档次的酒水饮料放在一旁,大家随便拿。

  从宾馆外出游览,几十部大巴载着蓝田的股东们穿过市区。前方有,路口,所有交警一律举手敬礼、向股东们致敬。沿途街道和绿化更是妆扮得干干净净、花技招展。可见,上市公司蓝田股份,在小地方洪湖市的地位之高大,绝对的纳税超级大户。

  这一次股东大会,当属国內证券史上空前绝后,全过程可以形容为目瞪口呆,若不是我亲身经历,肯定任谁说也不会相信。

  九十年代初,国家开放证券交易市场时,最早上市的一批股份公司,大多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。

  那时,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,许多企业困难重重。 上钢一、三、五厂,是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,上海冶金的三巨头,肯定是国家要确保运转的重点企业。

  在这样的背景下,从1992年开始,经上海市经委批复同意,冶金系统先行上市了异型钢管厂,后来上钢五厂上市了武昌特钢,接着,上钢三厂上市了浦东不锈,其后几年,又把已经上市的异型钢管和上海钢管归属了上钢一厂。

  当年,国家导向扶持重点国有企业组建股份公司上市,其融资功能,对老企业而言,犹如雪中送碳、久旱甘霖。

  以上钢三厂的浦东不锈公司为例: 1996年9月上市以后,至1998年年底,累计获得上市募集资金3.24亿元,加上股民申购公司原始股时,冻结的资金利息0.49亿元,再有股民配股的资金2.62亿元。仅二年多,合计贡献了6.36亿元。

  公司上市以后,则对股民送股三次、配股一次。 当然,顺便要说的是,当年认购了浦东不锈公司内部股的二万上钢三厂职工,也算是普天同欢了一回。

  尤其是在浦东不锈公司,有极少数平时从不关心股票市埸、一直把原始股躺在帐户上、早就忘记了的职工,后来倒真有几位大发了一笔。

  到2003年浦东不锈公司重组摘帽时,职工个人当初持有的500股原始股,经过四次送配,已从500股增长到了1300股。

  再后来,上实集团收购了浦东不锈以后,除了每年对股民分配现金红利,又有过一次十送五股。

  到这时,公司原始职工股股民手上己经持有1950股股票。除权下来每股仅1.5元。而重组后没几年,股价则一度飚到了60元。

  一直到了股票峰值时,曾有个别职工经别人提醒才想起,手上还有浦东不锈股票,市埸价则已达到了11.7万元。

  当年认购的500股职工股,每股5.4元,原始价共2700元,配过一次股,资金780元,成本总计3480元,在峰值时抛出,足足可赚11万多,30倍。

  蓝田的奇葩,蓝田股份从上市前的申报材料开始,到每年披露的财务报表,全都涉及造假!就连此公司的身份都是造假得来的。

上一篇:俄罗斯北方钢:在挑战中寻求机遇

下一篇:南阳中石化韦集村加油站网点_南阳中石化韦集村加油站网点地址电话_油价查询-金投原油-金投网

新品推荐